正在加载评论...
正在加载评论...

一、IT 部门的 “加班魔咒”:为啥越救火越忙?

咱们做 IT 的都有这体会:早上刚打开电脑,销售部的同事就凑过来问 “客户跟进报表啥时候能好?下周就要用,不然没法复盘”;中午刚端起外卖,HR 的消息就弹过来 “入职登记表系统崩了,员工填不了信息,能不能先修下?急着招人呢”;晚上八点咖啡续到第三杯,财务部又发来消息 “费用统计表单想加个‘部门筛选’,月底要对账,今晚能不能弄好?”—— 一天下来,服务器升级、数据安全防护这些正经技术活没碰多少,全耗在这些 “紧急又零碎” 的需求上了。

更无奈的是,这些需求其实都不难:可能就是个收集数据的表单、几步简单的审批流程,或是报表里加个筛选条件。但业务同事不懂代码,只能攥着需求找 IT,咱们就像 “24 小时待命的救火队”,天天围着这些小事转,加班成了家常便饭,可业务还觉得 “IT 响应慢”,自己也没精力做真正能提升企业技术实力的事。

其实这不是 IT 效率低,而是问题出在「业务需求太散」和「IT 响应方式太单一」的矛盾上:业务要的是 “今天提需求,明天就能用”,比如市场部想改个活动报名表单的字段,可能上午想到下午就要试;但 IT 按传统开发流程,得排期、写代码、测 bug,最快也得三四天 —— 需求端和供给端的节奏对不上,自然陷入 “业务催、IT 忙” 的死循环。

而低代码平台,刚好能打破这个循环:不用写那些绕人的代码,业务同事学个两三天,就能自己搭表单、做流程、出报表,把咱们 IT 从 “琐事堆” 里解放出来,专心做更核心的技术工作。

二、低代码不是 “取代 IT”,而是重新分好 “IT – 业务” 的活儿

有人可能会琢磨:“让业务自己搭系统,那 IT 不就没存在感了?”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。低代码是让 IT 从 “天天写表单的执行者”,变成 “定规矩、搭框架的规划者”,和业务搭成 “1+1>2” 的协作模式。具体怎么分工,按「三层协作清单」来定最清楚,既保证系统安全,又能让业务放开手干活:

在表单设计页,点击右上角设置按钮可唤起表单全局设置弹窗,可进行表单页面的基础设置和事件设置。

1. IT 层:搭好 “基础架子”,定好 “安全规矩”

咱们 IT 不用再陷在 “改表单、调流程” 的琐事里,重点抓三件核心事就行:

  • 搭基础框架:在低代码平台上先把 “底座” 建好 —— 比如把公司常用的 ERP、CRM 这些核心系统的接口对接好,再预设好员工信息、部门架构这些通用数据。这样业务后续搭系统时,不用 “从零开始”,直接用咱们备好的基础数据就行;
  • 定安全规则:把 “谁能做什么” 划清楚 —— 比如市场部能搭活动表单,但不能碰财务数据;业务主管能改流程,普通员工只能用不能改。再加些 “数据校验规则”,比如表单里 “金额不能填负数”“手机号得是 11 位”,避免业务搭的系统出数据乱码;
  • 当技术后盾:给业务同事做些简单培训,比如怎么拖组件、怎么设流程;遇到他们搞不定的技术问题,比如对接老系统的接口,咱们再出手帮忙 —— 相当于从 “全能打杂” 变成 “技术教练”,省心多了。

2. 业务层:按自己的需求 “填细节”,灵活调整

业务最懂自己要什么,有了咱们搭好的基础框架,他们就能像 “拼乐高” 一样自己弄系统:

  • 市场部要做活动报名表单,直接从低代码里拖 “姓名、手机号、报名项目” 这些组件,把必填项标好,再连上企业微信 —— 报名数据一进来,部门群里就有提醒,不用等咱们排期;
  • 销售部想要客户跟进报表,选个低代码里的报表模板,自己挑 “客户名称、跟进时间、成交状态” 这些字段,设个 “按周筛选”,几分钟就能弄好,后续想加字段自己改就行;
  • HR 部要优化入职审批流程,用低代码的流程编辑器,拖几个节点 “员工提交→部门主管审核→HR 备案”,再加个 “审核超时提醒”,当天就能用,不用天天追着咱们问 “排到哪了”。

这种分工的核心是:IT 管 “安全和框架”,别让系统出乱子;业务管 “需求和细节”,怎么好用怎么来—— 既解决了业务 “等不起” 的问题,又能让咱们 IT 腾出精力做更重要的事。

三、业务同事怎么自己用低代码搭系统?3 步就能落地,不踩坑

业务自己搭系统,不是 “随便瞎搭”,得按 “拆需求→搭系统→简单测” 的步骤来,既快又能避免后续出问题。这三步很简单,就算没碰过代码的业务同事,学两天也能上手:

第一步:拆需求 —— 先想明白 “要解决啥问题”

不少业务一开始会说 “我要搭个系统”,但说不清楚具体要啥,最后搭出来没法用。正确的做法是先答三个问题:

  • 核心目标是啥? 比如 “做活动报名表单”,目标就是 “收集报名信息,实时看有多少人报”,不用追求 “功能全”,够用就行;
  • 需要哪些数据 / 步骤? 数据方面:报名表单得要 “姓名、手机号、报名项目”,其中 “姓名、手机号” 必须填;步骤方面:审批流程得明确 “谁提交、谁审核、审核不通过怎么反馈”;
  • 要不要连其他系统? 比如客户跟进报表要不要同步 CRM 的数据?费用表单要不要对接 ERP?如果要连,让他们先找咱们确认 —— 咱们早把核心系统的接口对接好了,直接用就行。

这里有个小技巧:让业务拆需求时,拿张纸画个简单的框,左边列要收集的数据,右边标哪些是必填的;流程就画几个方框,用箭头连起来 —— 不用专业工具,随手画就行,重点是让自己理清逻辑,别搭的时候反复改。

第二步:搭系统 —— 用 “拖拽操作”,不用写一行代码

低代码最方便的就是 “可视化拖拽”,业务同事按拆好的需求,跟着三个小步骤就能搭起来:

  1. 选模板或空白开始:如果是常见的表单、报表,直接用低代码里的 “现成模板”,比如 “活动报名表单模板”“请假审批模板”,省得从零拖组件;需求特殊就选 “空白项目”;
  2. 拖组件、设规则:拿搭 “费用统计表单” 举例:
  • 拖组件:从左边组件库里,把 “部门选择”“费用类型”“金额”“报销事由”“上传发票” 这些模块拽到画布上;
  • 设属性:把 “部门选择” 设成下拉框,里面预设好公司所有部门;“金额” 设成数字类型,再加个 “不能为负” 的提醒;“报销事由” 标成必填;
  • 连数据:如果要同步 ERP 的财务数据,在 “费用类型” 里选 “对接 ERP 财务科目”,数据会自动过来,不用手动输;
  1. 预览调整:搭好后点 “预览”,自己填几条测试数据试试 —— 比如金额填负数看会不会提醒,下拉框里有没有漏部门,有问题直接在预览页改,不用重新搭。

这个过程就像拼乐高,把组件拖到对应位置,设点简单规则,大部分简单系统 1-2 小时就能弄好。

第三步:测试上线 —— 先小范围试,再全部门用

业务搭好系统后,别直接全部门推广,先小范围测测:

  • 自己先测:填个 3-5 条数据,走一遍流程,看数据能不能存上、报表能不能统计对;
  • 找同事帮忙测:拉两个同部门的同事试试,问问他们 “填的时候顺不顺手”“有没有漏了什么功能”—— 比如市场部搭的报名表单,让同事填完问 “要不要加个‘是否需要住宿’的选项”,有问题及时改;
  • 上线用:测试没问题了,把链接分享给部门同事,再写个简单的使用说明,比如 “带 * 的是必填项,填完点提交就行”,后续有小调整自己在低代码里改,不用找咱们。

提醒一句:如果系统要跨部门用,比如跨部门审批,让他们找其他部门的同事也试下,别自己觉得好用,别人用的时候卡壳。

四、低代码比传统模式好在哪?IT 减负、业务提效,双赢

可能有人会问:“业务自己搭系统,和找 IT 开发比,到底好在哪?” 咱们从 “响应速度、IT 精力、业务灵活度” 三个方面比,差距很明显:

对比维度传统模式(业务提需求→IT 开发)低代码模式(业务自助搭建)
响应时间简单需求 3-7 天,复杂需求 1-3 个月(排期 + 写代码)简单需求 1-2 小时,复杂需求 1-2 天(拖拽操作,不用排期)
IT 精力占用100% 精力耗在写代码、改需求上只花 10%-20% 精力做培训、解难题
业务灵活度改个字段都要重新排期(比如报表加筛选,等 IT 改代码)自己随时改(加字段、调流程,几分钟搞定)
业务满意度低(等得久、改得慢,常不符合预期)高(自己搭自己改,刚好贴合需求)

就像销售部想在报表里加个 “客户跟进状态”,以前找咱们得等两天排期,现在他们自己点几下,一分钟就加上了 —— 这种效率差,不光让业务不用天天催咱们,咱们也不用再加班改这些小需求。

五、常见顾虑:业务自己搭系统,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

1. 业务搭的系统会不会不安全?比如数据泄露、格式乱

这点完全不用担。咱们早把 “安全规矩” 定好了:

  • 数据权限分得清:市场部搭的表单,只能看自己部门的报名数据,想碰财务部的报销数据根本没权限;
  • 操作有管控:普通员工只能用系统,不能删数据或改核心规则,要改得业务主管审批;
  • 数据有校验:咱们提前设了 “格式检查”,比如手机号不是 11 位就提交不了,避免数据乱码。

就算真出点小问题,低代码里有 “操作日志”,谁改了什么、什么时候改的都能查到,很快就能恢复,不会影响整体数据安全。

2. 业务同事没技术基础,学不会怎么办?

低代码本来就是给 “不懂代码的人” 设计的,上手特别简单:

  • 有新手教程:平台里有 “10 分钟学会搭表单”“20 分钟弄好审批流程” 的视频,跟着做一遍就会;
  • 有现成模板:常见的表单、报表都有模板,业务直接改改字段就行,不用从零开始;
  • 咱们能培训:引入低代码后,咱们组织 1-2 次培训,现场教他们怎么拖组件、怎么设规则,后续有问题随时问,半天就能学会搭简单表单。

3. 业务搭的系统多了,会不会乱成 “信息孤岛”?

不会。咱们搭基础框架时,早做了 “统一规划”:

  • 数据存在一块:业务搭的所有系统,数据都存在公司统一的数据库里,不是分散在各个小系统里;
  • 系统能互通:比如业务搭的客户跟进表单,能同步到 CRM;费用表单能对接 ERP,数据不会孤立;
  • 咱们能管理:在低代码的管理后台,所有业务搭的系统都能看到,能统一升级、维护,不会乱。

基础设置

绑定业务模型

在创建该表单时会默认绑定已选择的业务模型,不可修改。在后续使用中可以直接取到业务模型的ID,不必再去相应位置查询,提高效率。

页面操作

除了操作栏按钮外,用户在填写/查看表单时可以进行其他操作,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勾选配置,其中包括

  • 复制
  • 变更日志
  • 生成套模
  • 打印
  • 发起节点流程图

这些按钮被“关闭悬浮按钮组”勾选框控制,默认不勾选,此时按钮会显示在页面右侧,以悬浮框形式展示,用户可通过悬浮框查看/操作;若勾选该单选框,则按钮可在操作栏中进行配置,可参考操作项管理

未勾选“关闭悬浮按钮组”的运行态效果:

勾选“关闭悬浮按钮组”,并在操作栏配置的运行态:

且可以配置该按钮权限,按钮规则与系统按钮规则一致。

复制

勾选复制框后,表单右侧会默认显示复制悬浮框,用户可针对当前表单进行复制

变更日志

按钮默认关闭,开启按钮后,该表单提交后支持用户查看变更记录

生成套模

该功能可以实现不同单据生成不同模版,根据单据内容生成文件以方便用户下载,进行后续的业务流程。生成时机分为提交表单后和编辑表单后时机,同时可根据业务场景配置生成模板的格式,具体配置可以参考:能力插件 (yuque.com)

生成时机包括提交表单后生成以及编辑表单后生成,区别在于

提交表单后生成:若表单绑定流程,第一次提交流程、退回至提交节点重新提交均会生成套模;若表单没有绑定流程,第一次保存表单后生成套模

编辑表单后生成:表单编辑、流程流转操生成套模作时,均会生成套模。

六、总结:低代码让 IT 从 “救火队” 变成 “战略帮手”

以前,咱们 IT 的价值总被 “改表单、修小 bug” 这些琐事掩盖:天天加班忙得脚不沾地,却没精力做数据安全、系统架构优化这些能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的事;业务也因为 “等不起”,只能用 Excel 临时凑活,效率提不上来。

而低代码带来的改变,不只是 “业务能自己搭系统”,更重要的是让 IT 和业务都回到自己该干的事上:咱们不用再当 “救火队”,能专注于技术战略;业务不用再 “等 IT”,能快速试错、灵活调整。最后,公司的技术资源用在刀刃上,业务响应速度也提上来 —— 这才是数字化转型该有的样子。

如果你们 IT 部门还在天天加班救火,不妨试试低代码:不用大动干戈换系统,只要把 IT 和业务的活儿分清楚,就能让效率翻番,咱们 IT 轻松,业务也满意。

低代码让 “业务同事自己搭系统”,IT 不用再当 “救火队”

一、IT 部门的 “加班魔咒”:为啥越救火越忙?

咱们做 IT 的都有这体会:早上刚打开电脑,销售部的同事就凑过来问 “客户跟进报表啥时候能好?下周就要用,不然没法复盘”;中午刚端起外卖,HR 的消息就弹过来 “入职登记表系统崩了,员工填不了信息,能不能先修下?急着招人呢”;晚上八点咖啡续到第三杯,财务部又发来消息 “费用统计表单想加个‘部门筛选’,月底要对账,今晚能不能弄好?”—— 一天下来,服务器升级、数据安全防护这些正经技术活没碰多少,全耗在这些 “紧急又零碎” 的需求上了。

更无奈的是,这些需求其实都不难:可能就是个收集数据的表单、几步简单的审批流程,或是报表里加个筛选条件。但业务同事不懂代码,只能攥着需求找 IT,咱们就像 “24 小时待命的救火队”,天天围着这些小事转,加班成了家常便饭,可业务还觉得 “IT 响应慢”,自己也没精力做真正能提升企业技术实力的事。

其实这不是 IT 效率低,而是问题出在「业务需求太散」和「IT 响应方式太单一」的矛盾上:业务要的是 “今天提需求,明天就能用”,比如市场部想改个活动报名表单的字段,可能上午想到下午就要试;但 IT 按传统开发流程,得排期、写代码、测 bug,最快也得三四天 —— 需求端和供给端的节奏对不上,自然陷入 “业务催、IT 忙” 的死循环。

而低代码平台,刚好能打破这个循环:不用写那些绕人的代码,业务同事学个两三天,就能自己搭表单、做流程、出报表,把咱们 IT 从 “琐事堆” 里解放出来,专心做更核心的技术工作。

二、低代码不是 “取代 IT”,而是重新分好 “IT – 业务” 的活儿

有人可能会琢磨:“让业务自己搭系统,那 IT 不就没存在感了?”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。低代码是让 IT 从 “天天写表单的执行者”,变成 “定规矩、搭框架的规划者”,和业务搭成 “1+1>2” 的协作模式。具体怎么分工,按「三层协作清单」来定最清楚,既保证系统安全,又能让业务放开手干活:

在表单设计页,点击右上角设置按钮可唤起表单全局设置弹窗,可进行表单页面的基础设置和事件设置。

1. IT 层:搭好 “基础架子”,定好 “安全规矩”

咱们 IT 不用再陷在 “改表单、调流程” 的琐事里,重点抓三件核心事就行:

  • 搭基础框架:在低代码平台上先把 “底座” 建好 —— 比如把公司常用的 ERP、CRM 这些核心系统的接口对接好,再预设好员工信息、部门架构这些通用数据。这样业务后续搭系统时,不用 “从零开始”,直接用咱们备好的基础数据就行;
  • 定安全规则:把 “谁能做什么” 划清楚 —— 比如市场部能搭活动表单,但不能碰财务数据;业务主管能改流程,普通员工只能用不能改。再加些 “数据校验规则”,比如表单里 “金额不能填负数”“手机号得是 11 位”,避免业务搭的系统出数据乱码;
  • 当技术后盾:给业务同事做些简单培训,比如怎么拖组件、怎么设流程;遇到他们搞不定的技术问题,比如对接老系统的接口,咱们再出手帮忙 —— 相当于从 “全能打杂” 变成 “技术教练”,省心多了。

2. 业务层:按自己的需求 “填细节”,灵活调整

业务最懂自己要什么,有了咱们搭好的基础框架,他们就能像 “拼乐高” 一样自己弄系统:

  • 市场部要做活动报名表单,直接从低代码里拖 “姓名、手机号、报名项目” 这些组件,把必填项标好,再连上企业微信 —— 报名数据一进来,部门群里就有提醒,不用等咱们排期;
  • 销售部想要客户跟进报表,选个低代码里的报表模板,自己挑 “客户名称、跟进时间、成交状态” 这些字段,设个 “按周筛选”,几分钟就能弄好,后续想加字段自己改就行;
  • HR 部要优化入职审批流程,用低代码的流程编辑器,拖几个节点 “员工提交→部门主管审核→HR 备案”,再加个 “审核超时提醒”,当天就能用,不用天天追着咱们问 “排到哪了”。

这种分工的核心是:IT 管 “安全和框架”,别让系统出乱子;业务管 “需求和细节”,怎么好用怎么来—— 既解决了业务 “等不起” 的问题,又能让咱们 IT 腾出精力做更重要的事。

三、业务同事怎么自己用低代码搭系统?3 步就能落地,不踩坑

业务自己搭系统,不是 “随便瞎搭”,得按 “拆需求→搭系统→简单测” 的步骤来,既快又能避免后续出问题。这三步很简单,就算没碰过代码的业务同事,学两天也能上手:

第一步:拆需求 —— 先想明白 “要解决啥问题”

不少业务一开始会说 “我要搭个系统”,但说不清楚具体要啥,最后搭出来没法用。正确的做法是先答三个问题:

  • 核心目标是啥? 比如 “做活动报名表单”,目标就是 “收集报名信息,实时看有多少人报”,不用追求 “功能全”,够用就行;
  • 需要哪些数据 / 步骤? 数据方面:报名表单得要 “姓名、手机号、报名项目”,其中 “姓名、手机号” 必须填;步骤方面:审批流程得明确 “谁提交、谁审核、审核不通过怎么反馈”;
  • 要不要连其他系统? 比如客户跟进报表要不要同步 CRM 的数据?费用表单要不要对接 ERP?如果要连,让他们先找咱们确认 —— 咱们早把核心系统的接口对接好了,直接用就行。

这里有个小技巧:让业务拆需求时,拿张纸画个简单的框,左边列要收集的数据,右边标哪些是必填的;流程就画几个方框,用箭头连起来 —— 不用专业工具,随手画就行,重点是让自己理清逻辑,别搭的时候反复改。

第二步:搭系统 —— 用 “拖拽操作”,不用写一行代码

低代码最方便的就是 “可视化拖拽”,业务同事按拆好的需求,跟着三个小步骤就能搭起来:

  1. 选模板或空白开始:如果是常见的表单、报表,直接用低代码里的 “现成模板”,比如 “活动报名表单模板”“请假审批模板”,省得从零拖组件;需求特殊就选 “空白项目”;
  2. 拖组件、设规则:拿搭 “费用统计表单” 举例:
  • 拖组件:从左边组件库里,把 “部门选择”“费用类型”“金额”“报销事由”“上传发票” 这些模块拽到画布上;
  • 设属性:把 “部门选择” 设成下拉框,里面预设好公司所有部门;“金额” 设成数字类型,再加个 “不能为负” 的提醒;“报销事由” 标成必填;
  • 连数据:如果要同步 ERP 的财务数据,在 “费用类型” 里选 “对接 ERP 财务科目”,数据会自动过来,不用手动输;
  1. 预览调整:搭好后点 “预览”,自己填几条测试数据试试 —— 比如金额填负数看会不会提醒,下拉框里有没有漏部门,有问题直接在预览页改,不用重新搭。

这个过程就像拼乐高,把组件拖到对应位置,设点简单规则,大部分简单系统 1-2 小时就能弄好。

第三步:测试上线 —— 先小范围试,再全部门用

业务搭好系统后,别直接全部门推广,先小范围测测:

  • 自己先测:填个 3-5 条数据,走一遍流程,看数据能不能存上、报表能不能统计对;
  • 找同事帮忙测:拉两个同部门的同事试试,问问他们 “填的时候顺不顺手”“有没有漏了什么功能”—— 比如市场部搭的报名表单,让同事填完问 “要不要加个‘是否需要住宿’的选项”,有问题及时改;
  • 上线用:测试没问题了,把链接分享给部门同事,再写个简单的使用说明,比如 “带 * 的是必填项,填完点提交就行”,后续有小调整自己在低代码里改,不用找咱们。

提醒一句:如果系统要跨部门用,比如跨部门审批,让他们找其他部门的同事也试下,别自己觉得好用,别人用的时候卡壳。

四、低代码比传统模式好在哪?IT 减负、业务提效,双赢

可能有人会问:“业务自己搭系统,和找 IT 开发比,到底好在哪?” 咱们从 “响应速度、IT 精力、业务灵活度” 三个方面比,差距很明显:

对比维度传统模式(业务提需求→IT 开发)低代码模式(业务自助搭建)
响应时间简单需求 3-7 天,复杂需求 1-3 个月(排期 + 写代码)简单需求 1-2 小时,复杂需求 1-2 天(拖拽操作,不用排期)
IT 精力占用100% 精力耗在写代码、改需求上只花 10%-20% 精力做培训、解难题
业务灵活度改个字段都要重新排期(比如报表加筛选,等 IT 改代码)自己随时改(加字段、调流程,几分钟搞定)
业务满意度低(等得久、改得慢,常不符合预期)高(自己搭自己改,刚好贴合需求)

就像销售部想在报表里加个 “客户跟进状态”,以前找咱们得等两天排期,现在他们自己点几下,一分钟就加上了 —— 这种效率差,不光让业务不用天天催咱们,咱们也不用再加班改这些小需求。

五、常见顾虑:业务自己搭系统,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

1. 业务搭的系统会不会不安全?比如数据泄露、格式乱

这点完全不用担。咱们早把 “安全规矩” 定好了:

  • 数据权限分得清:市场部搭的表单,只能看自己部门的报名数据,想碰财务部的报销数据根本没权限;
  • 操作有管控:普通员工只能用系统,不能删数据或改核心规则,要改得业务主管审批;
  • 数据有校验:咱们提前设了 “格式检查”,比如手机号不是 11 位就提交不了,避免数据乱码。

就算真出点小问题,低代码里有 “操作日志”,谁改了什么、什么时候改的都能查到,很快就能恢复,不会影响整体数据安全。

2. 业务同事没技术基础,学不会怎么办?

低代码本来就是给 “不懂代码的人” 设计的,上手特别简单:

  • 有新手教程:平台里有 “10 分钟学会搭表单”“20 分钟弄好审批流程” 的视频,跟着做一遍就会;
  • 有现成模板:常见的表单、报表都有模板,业务直接改改字段就行,不用从零开始;
  • 咱们能培训:引入低代码后,咱们组织 1-2 次培训,现场教他们怎么拖组件、怎么设规则,后续有问题随时问,半天就能学会搭简单表单。

3. 业务搭的系统多了,会不会乱成 “信息孤岛”?

不会。咱们搭基础框架时,早做了 “统一规划”:

  • 数据存在一块:业务搭的所有系统,数据都存在公司统一的数据库里,不是分散在各个小系统里;
  • 系统能互通:比如业务搭的客户跟进表单,能同步到 CRM;费用表单能对接 ERP,数据不会孤立;
  • 咱们能管理:在低代码的管理后台,所有业务搭的系统都能看到,能统一升级、维护,不会乱。

基础设置

绑定业务模型

在创建该表单时会默认绑定已选择的业务模型,不可修改。在后续使用中可以直接取到业务模型的ID,不必再去相应位置查询,提高效率。

页面操作

除了操作栏按钮外,用户在填写/查看表单时可以进行其他操作,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勾选配置,其中包括

  • 复制
  • 变更日志
  • 生成套模
  • 打印
  • 发起节点流程图

这些按钮被“关闭悬浮按钮组”勾选框控制,默认不勾选,此时按钮会显示在页面右侧,以悬浮框形式展示,用户可通过悬浮框查看/操作;若勾选该单选框,则按钮可在操作栏中进行配置,可参考操作项管理

未勾选“关闭悬浮按钮组”的运行态效果:

勾选“关闭悬浮按钮组”,并在操作栏配置的运行态:

且可以配置该按钮权限,按钮规则与系统按钮规则一致。

复制

勾选复制框后,表单右侧会默认显示复制悬浮框,用户可针对当前表单进行复制

变更日志

按钮默认关闭,开启按钮后,该表单提交后支持用户查看变更记录

生成套模

该功能可以实现不同单据生成不同模版,根据单据内容生成文件以方便用户下载,进行后续的业务流程。生成时机分为提交表单后和编辑表单后时机,同时可根据业务场景配置生成模板的格式,具体配置可以参考:能力插件 (yuque.com)

生成时机包括提交表单后生成以及编辑表单后生成,区别在于

提交表单后生成:若表单绑定流程,第一次提交流程、退回至提交节点重新提交均会生成套模;若表单没有绑定流程,第一次保存表单后生成套模

编辑表单后生成:表单编辑、流程流转操生成套模作时,均会生成套模。

六、总结:低代码让 IT 从 “救火队” 变成 “战略帮手”

以前,咱们 IT 的价值总被 “改表单、修小 bug” 这些琐事掩盖:天天加班忙得脚不沾地,却没精力做数据安全、系统架构优化这些能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的事;业务也因为 “等不起”,只能用 Excel 临时凑活,效率提不上来。

而低代码带来的改变,不只是 “业务能自己搭系统”,更重要的是让 IT 和业务都回到自己该干的事上:咱们不用再当 “救火队”,能专注于技术战略;业务不用再 “等 IT”,能快速试错、灵活调整。最后,公司的技术资源用在刀刃上,业务响应速度也提上来 —— 这才是数字化转型该有的样子。

如果你们 IT 部门还在天天加班救火,不妨试试低代码:不用大动干戈换系统,只要把 IT 和业务的活儿分清楚,就能让效率翻番,咱们 IT 轻松,业务也满意。

百特搭低代码平台 | 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
构建企业级应用,从未如此简单
立即体验
预约演示
留言咨询
电话咨询
专业1v1咨询服务
400-1818-187
工作日 9:30~19:00
微信咨询
微信扫码
获取1v1咨询服务